🚼⚔⛤
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安全是旅游的底线,没有安全就没有健康的旅游,因此,旅游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在旅游安全管理,特别是应急救援机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增多,覆盖内容也越来越广,在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特殊时段和特殊行业旅游安全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旅游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持续提升,索道、探险等高风险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这些都为旅游安全管理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是做好风险管理。不难发现,近年来每逢旅游高峰期,一些热门景区经常出现大量人员滞留的情况。这表明旅游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监测预警还做得不够,而做好监测预警可以大幅度减少旅游突发事件的发生。鉴于我国旅游安全管理政策法规中涉及监测、预警方面的内容较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对此,一方面要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另一方面需要景区更加积极主动,把相关工作做细做实。如强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精细化流程,通过动态风险图等做到实时实地无死角风险管理,尤其要对高等级风险点、重大隐患区域实行24小时全天候跟踪和信息及时汇总上报。在科学研判预测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区域、人群、舆情等,做好组织、预案、物资、队伍等方面的一系列应急机制保障。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保障。在现代社会,科技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突发事件应对的速度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进技术、设施和装备的完善程度。不久前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用更多、更具体的条款突出了应急管理中科技支撑的作用。强化旅游安全管理的科技支撑保障,应在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环节,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现有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平台技术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事件下的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确保突发情况下信息安全畅通。针对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工作,做好相关设备、设施维护,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传送。此外,要不断提升体现最新科技成果的新器材、新设备的应用比例,如增加直升机、无人机等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使用。
三是增强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实践证明,突发事件应对不能靠政府“单打独斗”,各个方面的参与合力必不可少。社会组织、公民等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到达现场,对于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疏散、信息报告、秩序维护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在信息盲区的情况下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旅游应急救援的社会参与,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也有多个条款涉及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因此,应当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应急力量。
⚷(撰稿:尹君翠)360°全景|明日正式开放!上博古埃及大展抢先看
2025/02/05狄泽茗❫
崔永元:向范冰冰致歉 “4天6000万合同”与她无关
2025/02/05钟成慧➅
阿婆舍不得开空调中暑昏迷
2025/02/05从刚梵⛑
上证推了新指数?直接跳过3000点?四个误解,你中招几个?
2025/02/05钱寒磊⛲
半年报大幕拉开基金经理提前“卡位”绩优股
2025/02/05云毓艳🎍
河南社旗、泌阳接连遭遇破纪录特大暴雨,专家解读成因
2025/02/04甘洁昭🧝
7 月 17 日黄金价格再创历史新高,分析师预计仍有上涨空间,背后原因有哪些?
2025/02/04司空东兰🏆
为什么普通中国人相对来说更欣赏川普?
2025/02/04顾纪容o
美国摔跤手参加那达慕遭遇内蒙古汉子
2025/02/03宗菊固z
阿里发布职业趋势报告 详解AI时代工作怎么变
2025/02/03盛卿霭🐋